杜高犯错了打有用吗?

束昕诗束昕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1883年,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市的一个家庭里,迎来了一位新成员,男孩儿名字叫卡尔·马克思。马克思从小就非常聪明,而且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。童年时代的马克思就有着自己清晰的目标,他志向远大,目光远大,他的目标是改变世界。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些理想,马克思勤奋学习,博览群书,广泛涉猎各种知识。17岁,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,认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。在这里,他认识了自己的终身挚友燕妮·马克思。

两人相亲相爱,形影不离,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。但是,不久家庭发生了变故。由于父母早亡,燕妮不仅成了孤儿,而且还要养活自己的两个年幼的弟弟。面对生活的重担,燕妮被迫辍学,开始独立谋生。为了维持家计,她当家教,做手工,在商店做售货员,甚至一度还当了家庭教师。而马克思则一边刻苦学习,一边勤奋写作,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妻子。婚后,为了使妻子更加放心地投身于家务,马克思特意裁掉了自己的袖管,因为他在大学时曾染上肺炎,一侧胸臂严重发炎,不得不截掉袖子。

虽然生活艰辛,但是马克思却并没有被生活打倒。他一边从事革命活动,一边写作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,而这部著作后来就是闻名于世的《资本论》第一部的重要内容。1845年,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了著名的《神圣家族》一书,从此二人开始了经久不衰的真挚友谊。1848年,欧洲发生了革命风暴,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发表了著名的《共产党宣言》,为当时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提出了科学的理论纲领和奋斗目标。1877年秋,马克思病倒了,患了严重的下肢动脉血栓症。

医生嘱咐:必须静养,并嘱避免过于强烈的刺激和神经紧张的思虑。可两个月后的1877年11月,身心俱疲的马克思怀着对中国更加强烈的向往之情,带病写下了著名的《哥达纲领批判》。批判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机会主义,重申了自己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。1879年4月,恩格斯返回德国后,去看望病情好转的马克思。告别时,马克思坚持要起来送客,不料体力不支,摔倒在地,再度发病。

这次病更重,一个月没起床,只吃点流食。病中,马克思口述了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。1880年1月,他还能写300多字的消息和社论。1881年3月后,马克思能经常写些短简的消息和学术论文。他注意政治经济方面的每一点变化,关心欧洲大陆、英国和北美的情况。对于拉丁美洲解放运动,尤其关注。

1882年8月4日,马克思完成了《路易·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》。9日,病重,口吐粘液,无法吞咽,经8小时奋战,于17时30分溘然长逝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