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宗西施犬有哪些颜色?
必须承认的一点是,现在能够找到的关于西施犬最早的图片,都是欧洲人画的欧洲狗。这些画像中,有西班牙猎鹬犬(也叫火鸡猎犬)、英国斗牛犬和法国卷毛犬。 那么问题就来了——西施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?是西班牙?还是英国?或者法国?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,包括很多的学者。因为这三种狗长得实在是太像了!
目前来说,比较可能被接受的观点是,西施犬最开始生活在意大利的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,然后慢慢扩散到地中海的各个岛屿上,并在那里繁育,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西施犬。而它们之所以长得像西班牙猎鹬犬、英国斗牛犬和法国卷毛狗,是因为这三个地方的人都有饲养一种叫“Canis familiaris”的家犬,而西施犬刚好从这些地方扩散出去并且定居了下来。这个“Canis familiaris”就是我们现在的宠物狗——“家狗”。所以你可以把西施犬想象成为“家狗”的祖先之一。 现在我们来谈谈正题:什么颜色的西施犬才算“正宗的”?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跟上面的那个问题有关系。如果一只西施犬不是纯色的,而是带一点花的,或者是灰白的,你是否会觉得这只西施犬不“正宗”? 我想说的是,在现代人的眼里可能是不“正宗”,但是在古代可不是这样,特别是在古代的中国。
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清朝宫女档案中的“色选”记录。在康熙年间,皇家选妃时有这么一条规矩:“选侍嫔娘娘一人,年二十岁,品貌俱佳……其妇姓刘,苏州人也,父母微贱,家本农家,身宽体胖,皮肤白净,五官端正,面目甚善,发粗而黑,目珠黑亮,鼻准头宽大,眉浓目秀,唇似涂朱,声音清亮,举止沉稳,言谈和蔼,举止大方……”
你可能会问,这跟颜色有什么关系?我想说的是,在清朝的时候人们就以深色为美!上面这位侍嫔娘娘,由于皮肤较白且眉目清秀,所以在众多女子中非常惹眼。在古代中国,深色的皮肤被认为是美的象征,而且也是有依据的。 在中医理论中,肤色分赤白青黄黑白九种,其中白色被分为银白、蜡白、粉白、吴白等,黑色也被分为漆黑、焦黑、煤黑等。 据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“西方人以赭石染眉……”,这里的“赭石”就是一种含铁的物质,可以用来染色。而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也证明,西域的丝绸之路上有很多国家是以深色皮肤为国宝的。比如塔里木盆地周围的乌孙部落,他们的图腾就是红色;而在亚洲北部和中部的游牧民族则以黑色为尊。
回到这个话题,如果你去一个比较传统的中国人家里,看到一个小宝宝很可爱,你会不会下意识说一声“这个孩子颜色不错啊”?我想说的是,如果你遇到一个比较传统的中国家庭的年轻人,他/她对“颜色漂亮”的孩子是会特别青睐的。 所以,回到正题,什么样颜色的西施犬才算“正宗的”?我的答案是,只要是纯色的,都是OK的。而不纯的颜色,其实反而很有“特色”!